分享
雪上加霜!跨界光伏企業(yè)再“爆雷”?
環(huán)秀湖逐光要求棒杰股份按照此前的協議約定回購其持有的棒杰新能源的股份。根據棒杰股份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此次回購價款預計不低于32,149.32萬元(利息暫時計算至2025年3月12日,不包含因逾期產生的違約定金等)。......
3月13日,棒杰股份發(fā)布公告稱,近日收到蘇州環(huán)秀湖逐光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環(huán)秀湖逐光”)的《關于要求棒杰股份履行回購義務的函》(以下簡稱“回購函”)。
公告顯示,環(huán)秀湖逐光要求棒杰股份按照此前的協議約定回購其持有的棒杰新能源的股份。根據棒杰股份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此次回購價款預計不低于32,149.32萬元(利息暫時計算至2025年3月12日,不包含因逾期產生的違約定金等)。
對于上述回購事項,棒杰股份表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動資產合計14.51億元,流動負債合計23.49億元,短期債務壓力較大,現金流緊張”,“公司可能存在無法按期履行本函所涉回購義務,存在有關合同違約被債權人起訴以及查封、扣押、凍結資產的風險,公司將積極協調各方溝通協商回購事宜,力爭將該風險降到最低?!?/span>
簡而言之就是:沒錢,履行不了回購義務,但公司會積極溝通降低風險。
此前2023年8月4日,棒杰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擬引入環(huán)秀湖逐光對棒杰新能源進行增資擴股。
棒杰股份、棒杰新能源以及相關原股東與環(huán)秀湖逐光簽訂了《投資協議》,各方均同意環(huán)秀湖逐光以現金方式出資30,000萬元,取得棒杰新能源17.0068%的股權及相應權益。
同時,棒杰股份與環(huán)秀湖逐光在上述協議基礎上簽署了《投資協議之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就環(huán)秀湖逐光退出、公司或有回購義務等條款作了進一步約定。
根據當時披露的《補充協議》中的“回購義務”中的約定,環(huán)秀湖逐光此次要求棒杰股份回購股份,或許是與此前的停產有關。
此前3月4日,棒杰股份發(fā)布稱收到棒杰新能源控股子公司揚州棒杰的通知,該公司自2025年3月1日起對其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工停產,預計停產時間不超過3個月。
對于此次停產,棒杰股份表示因揚州棒杰目前處于虧損狀態(tài),短時間內難以扭虧,揚州棒杰臨時停產將減少公司經營虧損,避免繼續(xù)生產造成更大規(guī)模的虧損和資金投入,有利于降低運營成本。
其實,揚州棒杰的停產也早有預兆。
2月下旬,一張“關于公司部分員工辦理離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光伏行業(yè)內傳得沸沸揚揚。
通知表明,此次裁員是因光伏行業(yè)寒冬,該公司業(yè)務拓展遇阻、運營成本攀升,雖經挽救仍陷入經營困境,面臨資金短缺與運營周轉難題。盡管通知已被打碼,但外界猜測這家公司是棒杰股份。
通過棒杰股份的財務數據來看,目前該公司的確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
棒杰股份三季報顯示截至2024年9月,該公司凈利虧損1.91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已虧損2.11億元。但該公司業(yè)績預告顯示,2024年棒杰股份預計凈虧損3億-4.5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2024年第四季度,棒杰股份虧損了1.09-2.59億元,資金缺口加大。
屋漏偏逢連夜雨。棒杰股份在為資金發(fā)愁之時,又深陷訴訟漩渦。
3月12日,棒杰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截至3月10日,該公司及其子公司連續(xù)12個月內新增尚未披露的訴訟、仲裁事項的涉案金額合計約為13,692.53萬元,涉案金額累計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2.50%。
此次新披露的案件涉及買賣合同糾紛、勞務合同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
同時,由于種種案件糾紛,截至3月10日棒杰股份及子公司共計1,441.39萬元被凍結。
閱讀余下全文
